- A+
前日,陕西汉中市政府网上,市长信箱接到一封举报信,称自己的孩子还只是陕西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但上大二的孩子沉迷于《绝地求生》游戏(又名“吃鸡”游戏),耽误学业。
信中还说此游戏未取得中国本地游戏网许可经营证,且危害极大,请求政府进行取缔。
但随后的剧情更让人寻味,此封举报信之后,网上开始流出汉中市政府要求网吧卸载《绝地求生》游戏的通知,还附上了相应的处罚条例。
但汉中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回应,该支队未就卸载《绝地求生》游戏出台过任何行政文件。
该支队一负责人说,他们确实从上级部门接到通知,称有人举报投诉此游戏危害青少年成长,要求政府部门进行取缔,但支队并未发过文让网吧卸载,目前关于投诉正在调查中。”
小编看到这则新闻,不禁想起读书生涯中,身边不少同学沉迷于网络,从而荒废学业。
游戏本身是没有什么好坏的,而在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它是万恶之源,很多年轻人却觉得它是快乐之源,从而之间发生了许多矛盾。
若真要把游戏分个好坏,那么小编认为,沉迷其中即为坏,而游乐其中,不受牵绊,那自然没什么害处。
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这确实危害极大。游戏爱好者就要说了:“小编你就扯吧,我玩游戏这么多年,也没见得有什么危害啊?”
那说明你只是玩而不是沉迷,沉迷网络游戏表现有几个特点:
1. 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上,且经常忘了正事,或根本没有正事。
2. 沉醉于网络世界,几乎分不清现实与虚拟。
3. 对社交及其它活动丝毫没有兴趣。
4. 游戏的时候精神抖擞,一闲下来就无精打采。
若是满足上述这些特点,那就要注意了,当然沉醉其中的人是不会觉察到的。可是玩游戏的多,不玩游戏的人也不少,那为何有些人对游戏却不能理性对待呢?
此前一篇文章中,小编已经提到过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人最基本的吃穿再到安全得到保障后,就需要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说受尊重、自我实现等。
而沉迷于网络的人几乎都是这方面得不到满足的,他们内心深处是自卑的,亦或是得不到认可的,而虚拟世界却能填补他们内心的这一需求。故此,很容易陷入其中。
那要如何才能让陷入游戏的人从回正轨呢?其实花花世界,比之那虚拟的幻想来得更加迷人。
身边人多给予精神上的温暖
据调查显示,与父母关系好且交谈融洽的学生沉醉游戏的几率大大低于那些与父母不交流的学生。
生活中,心理上得到的温暖少,自然不爱与身边人接触。不但与父母交际少,连朋友也几乎没有,自然要寻求安慰。
所以,当孩子沉迷网络时,父母不应再对其打骂,这样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和父母间隙更宽,那孩子更不容易脱离网络世界。要多陪,多聊,多一起出去活动,内心上与孩子产生联系。
培养兴趣爱好
生活中有高雅兴趣爱好的人,几乎没有人沉迷网络。那是因为人的内心因这个爱好而得到了填补,甚至在兴趣爱好上得到了尊重与赞美。心已满,那游戏怎么还能装的下?
所以培养兴趣爱好对戒网瘾有极大好处,学学乐器,练练书法,写写文章……这都是雅趣,不但能戒除网瘾更能滋养人生。
自我认知,寻求人生目标
繁华过尽,一切皆为尘土。不少有网瘾的人士,在心智和生活到了一定状态,自然就不会对游戏”感冒”。或者只是闲暇没事,才偶尔玩玩。
网瘾和内心不成熟有直接关系,所以,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人才多。多去参加自我认知的课程,或者挑战自我的游戏、活动。如此,便可真正认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脱离网瘾,寻求生活。
游戏往往是内心空虚,而临时可以拿来弥补的代替品。
读而思deepreader
表达自我是一种生活态度……
曾经的你和现在的你对游戏有什么不同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