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你是否想知道,到底是谁造就了RPG?又是为什么,RPG会分成日式和美式两个流派?寻找这些游戏类别的起源会令人大开眼界,尤其是一些当今热门游戏类别的起源。
RPG这个类别已经有数十年历史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那些用纸笔玩的桌上游戏。经过将近五十年的创新,如果要对这段历史做一个全面的概述的话,恐怕这本杂志的页数是远远不够的吧。但是接下来要介绍的游戏对RPG对这个类别有着根基般的作用,不断推动这个类别的游戏向前发展。那么当年这些有着开创性意义的游戏现在还值得玩吗?我们挑选了一些关键性的创新者,这些游戏为整个产业普及了一些我们现在觉得理所当然的RPG游戏特点,并渐渐地为RPG这种类别定型。
将龙与地下城的游戏体验带到电脑
对于大多数人,一提到Apple Ⅱ电脑,就会想起像《俄勒冈之旅》(The Oregon Trail),《淘金者》(Lode Runner)和《空手道》(Karateka)这样的游戏。Sir-Tech在1981年推出的《巫术》游戏,可以算的上是第一个地下城角色扮演游戏。尽管魔法门和后来的游戏渐渐地提供了像自动地图绘制这样的功能,但《巫术》的玩家只有在游戏过程中用纸记录下前进的路径,才能确保不会在游戏中转了几个小时只为找到地下城的出口。
龙与地下城的设计标准在日版开始出现分歧,派生出了各种各样针对当地市场的衍生游戏。现在你依然可以在各个RPG中找到龙与地下城的踪影,其中最明显的便是《世界树迷宫》系列和独立游戏《魔岩山传说》(Legend of Grimrock)。尽管《巫术8》和《巫术:遗忘之地的故事》之后西方开发者就没有为该系列开发续作,日本依然在通过像《巫术:囚魂之迷宫》(PS3)等作品将该系列发扬光大。像Steam和GOG.com这样的网站也有提供这个系列比较新的作品。
推荐:《魔岩山传说》,《世界树迷宫4》,《泰坦传说》,《魔法门10》
主机日式RPG的诞生
虽然现在来说在主机上玩RPG游戏是很平常的事,但在八十年代早期,PC是RPG主要的平台。《弑龙者》(Dragonstomper)于1982年推出在Atari 2600上,但直到1986年勇者斗恶龙在日本推出,日式RPG的根基才算奠定。游戏制作者堀井雄二受到《巫术》和《创世纪》两个游戏的启发,决定要制作一款游戏让日本玩家了解西方主流的游戏类型。他希望游戏简单一些,不想像龙与地下城那样需要考虑众多数据。
《勇者斗恶龙》,之后被本地化为《弑龙战士》,有着探索、回合制战斗、升级系统和一个英雄战胜邪恶力量的故事。这些设计后来变成了众多RPG设计的蓝本,而《勇者斗恶龙》本身也因为捕捉到了冒险的精髓而大受好评(当然那众人喜爱的蓝色史莱姆也是好评原因之一啦)。勇者斗恶龙成为了日式RPG的先锋,让主机玩家认识到了RPG这个类别。当然我们更应该感谢这款游戏,因为它启发了之后颇负盛名的《最终幻想》系列,并成为这个系列的基石。现在,因为《勇者斗恶龙》4-6的在DS上的重制,玩上以前的《勇者斗恶龙》系列游戏变得更容易了。Square Enix也为iOS和Andriod推出了重制。
推荐:《勇者斗恶龙8:天空、碧海、大地与被呪咒的公主》,《勇者斗恶龙5:天空的新娘》
打开ARPG的大门
早期的RPG通常会使用回合制的战斗方式,让玩家可以思考下一步的操作。虽然当时有很多游戏是动作类的,但日本Falcom公司的系列的创举应该值得褒奖,因为它将《龙与地下城》的RPG部分和当时流行的动作游戏的部分结合起来,制作出了一个实时战斗的地下城游戏,并在1987年推出。这部作品以充满激情的音乐和激烈的战斗著称,为后续的混合类别作品打开了显赫。像1993年推出的《圣剑传说》,它将动作与RPG的融合再进一步,为游戏添加了合作模式。庆幸的是,你现在依然可以玩到这些游戏。Steam为《伊苏》系列比较老的作品提供了新手,Xseed也在PSP和PSV上推出了一些经典游戏的重制。
推荐:《圣剑传说》,《伊苏7》,《伊苏:塞尔塞塔的树海》
用女主和漫画风来讲更精彩的故事
早期的RPG的故事大都比较粗糙,如果你能玩到一个剧情比较连贯的剧本,就算是比较幸运的了。在世嘉Master上推出的《梦幻之星》通过引入女主角的故事改变了这一现状。在游戏中,女主角阿莉莎为了给死去的哥哥复仇,踏上了冒险的征程,最终拯救了阿尔格鲁星系。尽管从第一部《梦幻之星》开始,由角色为主线的剧情就开始引入,但要论这种剧情模式的典范的话,那就非《梦幻之星4》莫属。没有办法实现真正的动画,世嘉就做了一个引擎,用漫画的风格的插图去展现主角鲁迪·阿修兰战胜上一部出现的黑暗力量的旅程。尽管随着CG的出现这风格渐渐被掩埋,但《梦幻之星》依然是RPG这个领域重要的奠基石,为今日RPG的成功铺路。Steam和任天堂VC是你现在体验这个系列的最佳选择。
推荐:《梦幻之星4》,《太阳码头(Pier Solar)HD》
JRPG中的巨人
虽然《勇者斗恶龙》为《最终幻想》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但坂口博信通过有趣的游戏系统和顶尖的科技让《最终幻想》这个系列独树一帜。从一开始,这个系列就与其它作品u,例如运用侧视角而不用常用的第一人称视角。但到了后来,这个系列的剧情才开始有所发展。有角色为主线的《最终幻想4》引入了独特的人物个性和现今还在使用的真实时间战斗系统战斗系统。随着这个系列的发展,尽管游戏有着各种各样的改进和变化,但这个游戏展现剧情的方式,例如最终幻想6的多视点设计,仍然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随着技术的改进,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对它的CG过场和文字对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幻想7》引入了全动画过场,而《最终幻想10》则引入了全语音对话和动态的面部表情变化。尽管这些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但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要求。你能想象一个没有全语音,真实的人物建模和自然的动作的RPG游戏是怎样的吗?有了这些对RPG这个类别游戏体验的增强,《最终幻想》为JRPG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成功。
大多数《最终幻想》系列的作品都已在不同平台上重制;想《最终幻想7》和《最终幻想8》还在PC上推出了。最棒的是,《最终幻想10 10-2》在去年还在PS3和PSV上推出了重制版。
推荐:《最终幻想4》,《最终幻想6》,《最终幻想7》,《最终幻想10》
RPG的元祖:《龙与地下城》
在萨菲罗斯和克劳德战斗之前,在达斯·瑞文的身份危机出现之前,在第一只史莱姆出现在勇者斗恶龙之前,加里·吉盖克斯,戴夫·阿纳森和TSR就为我们带来了《龙与地下城》。在1974年首次推出,《龙与地下城》为桌上角色扮演游戏提供了许多基本的组成元素。掷骰子,角色道具,魔法道具这些东西可能不是TSR原创的,但TSR的确将这些元素推到了聚光灯下。现代习惯多职业选择的玩家可能没有意识到一开始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游戏最初只有三个职业,魔法师,战士和牧师,还有四个种族,而且队伍里只能排三人,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九人。
虽然当初的设计十分简陋,但当今的RPG游戏的主要元素都可以在这个游戏中找到踪影。如果没有这些战棋爱好者,我们现在可能就看不到《龙腾世纪:审判》了。
MMORPG的形成和风行
在艾泽拉斯拥有除了兽人与人类之争以外的内容之前,在1997年《网络创世纪》就已变成一款和朋友必玩的RPG了。比起今天的网游,当时《网络创世纪》就像是狂野的西部一样,在决斗中如果你输了给对手的话,你可能会失去你的装备把它送给对手。这个游戏还有很多让一般人无法接受的设定,但对于核心玩家来说,这些元素恰恰成为他们的心头好,也正因为如此《网络创世纪》取得了大成功。几年之后,《无尽的任务》夺得了大型MMORPG的头位,在控制方式,视角和游戏系统的设计上成为当今网游设计的模板。这游戏甚至延伸到了PS2平台上面,成为了家用机上第一款MMORPG。这两款游戏都拥有着广泛的影响。直到今天,你依然能玩到这两款游戏。想玩的话,只需进入它们的官网就可以开始游戏了。
推荐:《魔兽世界》,《神使的裹尸布:孤独天使》
美式上帝视角RPG的介绍
BioWare不是第一个想将《龙与地下城》带到电子游戏中的公司,但它确实制作出了一个直至今天也是最顶级的团队式RPG(可以控制一个队伍里面几个角色)。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忠实还原《龙与地下城》第二版的规则,还有庞大的探索地图,都是《博德之门》这个系列游戏还有之后基于Infinity Engine的游戏的精髓。尽管《博德之门》在PC上有段时间十分火热,但随着3D游戏的推出,上帝视角的游戏就渐渐被边缘化了。幸运的是,现在有的开发者会打着经典的名义,凭着玩家们对BioWare推出的经典游戏的热爱与怀念,推出一些致敬《博德之门》的作品。
如果你想亲自体验一下这些游戏的魅力的话,拥有新内容和功能的《博德之门》和《博德之门2》已在Mac,PC和iOS登陆。《博德之门》已在Andriod推出,《博德之门2》应该很快也会登陆。
推荐:《永恒之柱》,《神界3:原罪》,《龙腾世纪:起源》
现代化的开放世界
探索一直是RPG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玩家在一片未知的宇宙中不断前进和发现。随着RPG这个类别的发展,游戏的地图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今天,很多游戏会夸耀自己的开放世界是多么厉害,玩家能行走在地图中的每一个角落,并进行互动。早期像《网络创世纪》,《塞尔达传说》,《废土》这些游戏无疑是将探索这个概念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RPG脱离了原来的线性发展。《废土》是《辐射》的前身,《辐射》本身也在1997年成为当时一热,但要论开放世界游戏的标杆,还是非《上古卷轴3:晨风》莫属。因为在这个游戏中,你真的能按你想要的方式去游玩。《上古卷轴》系列的创新之处在于它解除了对玩家的职业限制,玩家在游戏中能根据自己的爱好成为魔法大师,剑术大师,又或者大盗。即使是当时颇具革命性的《辐射》,也是有你需要跟随的主线。但《上古卷轴3:晨风》却把探索的任务完全交给了玩家,将剧情变成了整个游戏世界的探索。游戏的故事也完全取决于你与各个城市NPC的互动和游戏环境。就因为这点,《上古卷轴》才成为直到今天依然是经典的成功作品,告诉了我们一个开放的世界到底可以讲怎样的故事。
如果你想体验《上古卷轴3:晨风》,你依然可以在像Steam这样的地方下载到年度游戏版本。
《
:天际》,《废土2》,《辐射3》
把恶魔和怪物统统抓住吧
你可能会觉得《最终幻想》和《龙腾世纪》就是流行RPG游戏的顶峰了,但有一个系列一直是有着无限的潜力,那就是《宠物小精灵》。但《宠物小精灵》并不是怪物养成这个概念的首创者。早在《女神转生》就已经有和跟怪物定下契约的概念了。《电子恶魔的故事:女神转生》在1987年应用了招揽怪物这一概念,让玩家可以通过与敌人交换道具或者生命去换得它们的臣服。在1996年,《宠物小精灵》开始使用这个概念并一直沿用至今。尽管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要抓到这些五颜六色的小怪物还是需要些技巧的。《宠物小精灵》最后几乎成为了这个机制的代名词,长期已百万级的销量占据在销售榜首,并一直继续推出续作。现在我们可以在许多RPG里面看到招揽怪物这一设定,比如《最终幻想10-2》和《双重国度:白女巫之怒》。
推荐:《宠物小精灵红蓝宝石复刻》,《真女神转生4》,《女神异闻录4》
“Roguelike”游戏的诞生
《Rogue》可能不是第一款这个类别的游戏,但正是因为《Rogue》这个游戏才有了“roguelike”这个词。《Rogue》在1980年的时候一时大热,为这个类别的游戏设下了标准和规则。三个经常和“roguelike”一起被提到的特点是:程序随机生成的关卡,永久死亡(玩家死亡后无法复活)和回合制战斗。在《Rogue》之后,随着这个类别的定义变得更加灵活,更多不拘泥于上述特点的游戏不断涌现。在《Rogue》推出几年后,一款基于《指环王》的电脑游戏《Moria》推出了,让“roguelike”游戏再度火热起来。在1985年推出的《Hack》也让这个游戏类别带来了不少关注,游戏中更是首度引入了商店的概念。动作游戏《暗黑破坏神》就是以这些游戏为灵感推出的。虽然这个类别的游戏一直比较少,但是像最近推出的《地下城冒险》就让这些地下城探险游戏重获新生。对这个类别来说其实是件好事,因为早期的游戏现在不是那么容易玩到了。
推荐:《地下城冒险》,《盗贼遗产》,《以撒的结合》
让策略RPG来得更猛烈些吧
策略类RPG的粉丝可能会对《王家骑士团》,《最终幻想战略版》这些名字最熟悉,但在这些游戏之前,策略类RPG是由《火焰纹章》和《光明力量》这些游戏来逐渐在玩家中普及的。可能这两个系列并不是这个类别最早的作品,但它们确定了这个类别战棋式的玩法,无疑是这个类别发展的重要奠基石。《火焰纹章》在1990年推出了第一部作品,但直到2003年,来自日本的策略类RPG才传到了美国。这个游戏有些很多当时新颖的设计,比如后来十分风行的永久死亡的设定。随后在1992年《光明力量》引入了大规模的战斗,成为了策略游戏玩家们的新宠。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如果没有这些系列的坚实基础的话,像《魔界战记》,《前线任务》,《妖精战士》这样的游戏根本不可能存在。
遗憾的是,光明系列在北美不再推出了,但是在Wii的VC,iPhone,Andriod,Steam还有3DS你还可以体验当时的经典。《火焰纹章》依然继续推出着续作,并于去年在3DS上推出了其正统续作:觉醒。此外,一个和《真女神转生》的交叉合作游戏也正在制作。任天堂VC绝对是你体验这些早期作品的最佳途径,你可以在Wii U,3DS和Wii上玩到它们。
推荐:《火焰纹章:觉醒》,《魔界战记4》
制作出完美的RPG
很少有RPG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因为这样的RPG需要有着完整和完美的游戏体验,但《时空之轮》却做到了这点。很少有其它游戏有着如此豪华的制作阵容:《最终幻想》的创造者坂口博信,《勇者斗恶龙》的创造者堀井雄二,还有由光田康典和植松伸夫组成的音乐团队。于20年前在SFC上推出的《时空之轮》,即使是现在依然被认为是最出色的RPG之一。有着时间穿越的元素,多结局,关系角色发展的支线任务,还有独特的魔法合成系统,《时空之轮》将RPG这个类别变得更加出色。因此,这个游戏无疑是十分畅销,并且不断在不同平台推出重制。在PSV,PS3,NDS,iOS,Andriod还有Wii上你都能体验都这个经久不衰的经典。
推荐:《时空之轮DS》
来源:GI
攻略大杂烩新浪微博:@攻略大杂烩
3DS/WIIU游戏讨论群 315302137
PS4游戏联机俱乐部 145349039
PS4/PSV/PS3/3DS电玩交易群 97543140